top of page

《大學永續USR x SDGs週報》-新應該將永續發展目標融入當地環境中




COP26對什麼是消費、永續性和責任進行了深入辯論。同時也展現出發展中國家和先進國家對消費和排放等概念存在巨大分歧。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一個有共同理念的永續發展目標呢?在建立遵守國際商定措施的號角時,理所當然地必須尊重當地文化。

以日本為例,他們將循環經濟概念重新引入 21 世紀,這可能會誤導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新興理念。但這種應用、設計和重新利用物質的周期性做法在 300 多年前的日本江戶社區中已經司空見慣。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當今日本令人羨慕的回收文化。日本的教育體系因重視價值觀和文化意識而造就這個良好聲譽。日本在機構、教育工作者、青年和當地社區參與的永續發展方面投入的努力確保了日本的教育,了解他們在創造共享、永續未來方面的個人角色。這表明,為了維持地球永續,必須於教育系統著手。

且教育就是永續發展目標之一,關鍵是要讓目標相互聯繫,與文化意識、生物多樣性等等互相連接。因此一個國家在實施永續發展目標舉措時必須也思考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生態。

以互聯互通為基礎,以教育為核心,這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建立有共同理念永續發展目標的方法:

1. 通過本地視角解讀特定的 SDGs

翻譯成當地語言時,目標的措辭應為何?目標是否具有相同甚至不同的含義?例如永續發展目標 4(優質教育)是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最古老的目標之一,核心是掃除文盲。在西方世界,閱讀的概念已經擴大到不僅僅包括基於單詞的識別。而在馬來西亞中,文盲被翻譯為字母盲(buta huruf),對於講馬來語的社區來說,對優質教育和識字的理解仍然被狹隘地定義為字母識別,而事實上,它應該是關於從多個符號系統中產生意義的能力。

如一個常在在戶外活動的孩子大多會認識一些大自然的標誌,如天氣變化或植物生態學。利用這種廣闊的視角,可以將創新的教學法引入掃盲課程中,從而在環境主題中應用識字系統。鼓勵創造性的想法,維持平衡的當地生物多樣性。而當地大學可以提供專家,了解當地社區的實際問題,使這些專家成為連接高水平創新與日常生活的橋樑。

2. 將特定的永續發展目標用於社區的優勢

例如永續發展目標 13的氣候行動,其目標之一是減少碳排放。碳排放似乎與農村的孩子沒有直接關係,但孩子選擇無碳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卻被稱讚為拯救地球的重要貢獻。該目標需要適用於當地情況,不僅可以提高環境意識,還可以提申文化意識,因為淨零文化基本上是關於我們的日常行為。大學可以與當地學校合作並為在校學生提供指導,成為擁護當地社區力量的代言人。將使年輕人了解自己行為的貢獻,得到應得的高度重視和尊重。

3. 準備好解決復雜的問題

任何永續發展目標都需要各國面對困難問題,尤其是與教育和生計等核心有關的問題。如SDG 1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是支撐所有其他目標的基礎。但發展中國家卻不得不將消除貧困置於其他目標之上。在食品安全、公平教育和安全住所等基本需求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過度消費是無關緊要的。對貧困社區和少數群體而言,調動其他目標至關重要,而不是一昧專注於特定目標。大學可以多鼓勵人文和科學等的研究,以便審查和批評連接社會創新的問題。

總而言之,我們的旅程可能是一個,但我們的路徑是多條的。將國際設定的結構簡化為單一的敘述存在危險,但為了全球社會的更大利益,包容和尊重當地觀點是更有希望的。


 
 
 

Comments


永續報告書-01.png

中國科技大學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公室
       Higher Education Enhancement Project

聯絡資訊

台北校區:116-95 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56號

​新竹校區:303-01 新竹縣湖口鄉中山路三段530號

連絡電話

(02)2931-3416#2634~2637、2979~2980

E-mail:heep@cute.edu.tw

bottom of page